设为首页 |

烟台易熔焊接器材有限公司
电话:0535-6397879
传真:0535-6395779
地址:开发区衡山路18号万行广场1号楼A座1903室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细说经济危机下的焊接设备行业状况

来源: 时间:2012-04-19 15:10:31 浏览次数:

2008年,由于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全世界的经济短时间内地陷入了危机之中。我国焊接设备行业置身其中,它的状况又如何呢?

2008年,由于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全世界的经济短时间内陷入了危机之中。我国焊接设备行业置身其中,它的状况又如何呢?

一.2008年行业经济运行增速放缓、总体平稳

经对国内41家主要电焊机、切割机和兼业制造厂、大型焊接辅机具厂的调查统计,2008年焊接设备行业41家上报数据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61173.41万元,同比增长15.31%,增速下降接近16个百分点。

工业销售产值完成605022.08万元,同比增长16.49%,比上年同期增速下降7个百分点;生产销售均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增长,利润总额随之增长,增幅为16.65%,但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约回落了70个百分点。

统计表明,2008年自动半自动焊机仍是市场销售中的主导产品,其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47.17%,比上年增加13.46个百分点,而低端、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在市场中已逐渐趋于落后。统计企业共销售各种自动半自动焊机达426560台,销售金额达225235.53万元,平均价格为0.5280万元/台,较去年平均价格下跌0.1465万元/台。可见,随着市场的变化,中、高技术含量产品已越来越受电焊机用户的青睐。但随着价格竞争的加剧,中低档产品价格下滑,企业只有通过努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来获取更高的盈利和市场占有率。

下面,我们再来以逆变焊机为主导产品的成都熊谷电器工业有限公司的数据统计为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焊接设备行业的状况。

成都熊谷电器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其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该公司2008年的产量与上一年相比,略微向下波动,可以说基本没有变化,只有非逆变焊机的产量比上一年略有增加;2008年焊机的销售量则有少量的增加。在生产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焊机的总销量略有增加,说明企业减少了产品的库存量;公司主营的逆变焊机销售量比上年增加了9.2%,为增加焊机品种,顺应了逆变焊机的发展趋势;全球的经济危机对该公司没有造成大的影响,而且公司的销售量还略有增加。但考虑到2007年全行业高技术含量的焊机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逆变式直流焊机达到了91.11%的年增幅,从这个意义来讲,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该企业。

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焊接设备行业和我国总体经济形势一样,在2008年呈现出先高后低的态势,尤其在11月,出现了急剧的下滑。由于只是在第四季度才出现明显迹象,所以从总体数据上看,2008年我国焊接设备行业整体继上年走势,仍然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率出现较大下滑。

二.焊接设备行业运行的几个显著特点

在出口和造船销售方面遭遇寒流

出口本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套马车之一,我国GDP对外贸的依存度较大。但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消费萎缩,欧美经济衰退,出口市场明显缩小,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焊接设备行业的出口业务。在统计的41家企业中,六成以上的的企业有对外出口业务,当年出口交货值120062.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89%,但增速下降56.37个百分点。

造船行业是电焊机的要点用户行业,船的用钢量大,因此对电焊机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但目前国际航运市场出现崩溃式下滑,造船市场月度新船订单量也萎缩至不足100万载重吨,创下10年来低。从去年9月份开始,国内部分造船企业的生效新船订单数量为零,被行业界感慨为船舶工业的“9.11”。受此影响,电焊机在造船行业的销售量也急剧降能,CO2焊机受到的影响尤为突出。

危机催生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

过去十年,钢铁和其它上游产业的发展刺激着焊接设备行业的迅速发展。在焊接设备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行业同仁一直呼吁要解决行业中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缺乏核心技术、企业发展受限;产品结构需进一步改良;市场竞争不规范;综合实力有待提高等等。危机来了,一方面会吃掉一些弱小或长期有问题的企业,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悲剧和伤痛。同时给所有企业敲响警钟,在灾难和伤痛面前人们更能记住教训,并反思。另一方面,企业增加了风险意识,采取了更多积的策略和调整措施,使企业克服很多在平时难以暴露的缺点,加强了内部的协调和管理,终增强了危机应对和过冬御寒的体力。

昆山华恒积向机器人研发进军;唐山开元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从唐山开元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分立组建;南通三九充分发挥了老企业的技术和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了一片天地;南通振康、成都熊谷、北京时代、山大奥太等专注于通用产品的研发;北京中电华强、焊研威达、焊研科技、广州松兴、无锡威华、深圳骏腾发、郑州越大等在和成套设备的开发上加大投入,产品不断创新;上海沪工、上海通用、上海东升、成都华远、上海华威的规模化和精细化管理;阳通集团和华联集团的规模宏大、发展迅速;杭州凯尔达不仅在通用产品方面实力雄厚、而且还大力发展数控切割机业务;常州双良的江南水乡园林式的现代化焊机生产企业管理模式等等,一个个具有鲜明特点的企业,勾勒出焊接设备行业调整产品结构、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为企业更上一层楼的发展宏图。

据41家上报数据的电焊机、辅机具制造企业,全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22085.3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10%;行业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数为19144.6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73%。获得省级以上新产品奖或通过省级以上鉴定的项目更是不计其数;已经获得和正在申请的产品创历史纪录;多项产品获要点新产品、火炬计划立项;焊接机器人成套装备的研发也由生产企业提出并获得资助。焊接设备出口业务虽然受到较大影响,但出口焊接设备的档次有较大提高,部分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以及自动和半自动产品逐步打入国际市场。

在前几年的黄金发展期,由于忙于生产扩大规模,焊接设备行业还有不少的粗放性管理企业。但是企业面临金融危机时,精细化管理就成为必然,效率高和低成本更是行业的要点。不少企业都在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库存,按照订单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根据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利益相结合的要求,适度调整品种结构,抓大放小,进一步审视自己企业的条件,用长远战略的眼光来规划自己的企业。

三.2009年发展趋势

运行态势将呈前低后高

我国政府在2008年11月推出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将在今年开启一个经济恢复的过程,并给2010年中国经济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近期发布报告预计,今年我国机械工业总产值将增长15%左右,全年经济运行态势将呈前低后高走势。在2009年初由中国焊接协会组织召开的行业研讨会上,出席会议的专家也认为:焊接设备行业的发展态势将是前底后高。

钢铁产业的发展仍然刺激着焊接设备行业的发展

年我国的粗钢产量为4.9亿吨,2008年为5.02亿吨,预计2009年钢产量与2008年基本持平,略有下降。但从1901年-2006年的106年间,美国累计钢产量为76.5亿吨,俄国等独联体各国累计钢产量为62.1亿吨,日本累计钢产量为44.9亿吨;而我国累计钢产量仅仅为35.6亿吨,还不到美国的一半。各国的累计钢产量,可以大体看作各国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的钢材累计量。按照我国为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有专家认为我国的钢材产量累计产量至少还要增加40亿吨以上。这也说明今后十几年内相关的焊接工作量,将持续增长。由于焊接设备的需求量与钢产量有着为密切的依附关系,因此,2009年我国焊接设备行业的销售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替代进口的市场潜力相当可观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焊接设备的市场容量巨大。国内通用焊接设备的水平与发达还有一定的差距,而、成套焊接设备的差距较大,这也正是国内市场基本被国外产品占据、中低端市场由国产焊接设备激烈竞争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焊接设备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现象,这些都制约了国产焊接设备的市场占有份额,尤其是在市场上的表现更为明显。如果企业能在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上下功夫,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前景是可以期待的,替代进口的市场潜力将相当可观。

市场份额正逐渐向优势企业转移和集中

国内焊接设备业始于5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仍有近千家企业,较大的企业年产值已达10亿元左右,小的只有几十万元。这些企业在资金、生产规模、人员结构、技术水平、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很大,以中小规模居多。从世界的发展规律和产业布局来看,这种局面不可能长期存在。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企业分化、整合是符合焊接设备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势企业因为其自身的特色使市场份额也逐步向其转移和集中,届时,将出现数家大型的、或专门优势突出或综合性强的企业,部分企业可能退出焊接设备行业。如果国外资本大举进攻国内市场,也许会提高这一进程,对国内企业既是挑战也是风险。

自动以及和成套焊接设备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国内无论从产量构成还是技术发展方向上看,正在向节能、机电一体化和成套焊接设备方面发展,自动化焊接技术及设备正以快速的速度发展。航天工程等大型基础工程的发展和国内汽车工业的崛起,都有力地提高着焊接工艺特别是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焊接机器人及智能型焊接的应用更为广泛。

成套、焊接设备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大,应用范围更广阔,对其技术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满足新工艺的设备更为成熟与普及。国内成套焊接设备制造企业不但要在提高技术、设计水平上努力,还要在企业质量管理、各种基础件、配套件的选用方面下功夫,争取在、成套焊接设备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业不在于大小,关键在于生机。企业能及时抓住机遇,实现新的发展,全力提升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努力生产出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这才是应对危机的选择。对于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来说,金融危机的到来也许正如大浪淘沙,这种重新洗牌的格局就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开创一块崭新的天地。